
上海金山廊下特色民居家园规划及建筑设计
荣获德国设计奖优秀建筑设计奖
ARCHITECTURE CLASS
EXCELLENT DESIGN AWARD

我司“上海金山廊下特色民居家园规划及建筑设计”荣获德国设计奖(German Design Award)优秀建筑设计奖。
项目介绍
Site Analysis
本案位于上海金山区廊下镇,用地约7.8公顷,需安置约250户新搬迁的居民。用地现状多为农田,地势平坦。地块内部含少量村间小道、水系及用于农业灌溉的沟渠。
地方民居特色研究:(Precedent Study)
- 依水而聚(Water)
- 偏东而居(Architecture)
- 前庭后院(House Layout)
- 粉墙黛瓦(Colour)
- 观音兜脊(religion)
设计理念
Design Concept
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,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,留住廊下人记忆里的乡愁,打造一片属于廊下人的新天地,托起中国新农村的宜居梦。



规划策略
Design Strategy
- 引入“协商式的规划设计方法”,采用“自下而上”的全过程公众参与模式,充分了解并尊重村民的居住意愿;
- 在整体布局、户型设计、建筑风格上,充分尊重并延续当地传统民居的风貌特色;
- 精确化配置与建设村落配套服务设施;
- 采用具有弹性和可选择性的“菜单式”设计模式;
- 梳理、贯通现有水系,形成水乡特色。





建筑设计
Architectural Design
建筑师采用朴实、内敛、低调的设计手法,以低成本的建造方式,留住了廊下人记忆里的乡愁,打造了一片属于廊下人的新天地,托起了中国新农村的宜居梦。





设计妥善解决了原村落居民的安置问题,合理满足住户的使用需求,较好地延续和发扬了传统村落的水乡风貌,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。
项目反馈
Project Feedback
“我都74岁了,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楼,像做梦一样。”张阿婆家的老房子是建于1984年,老旧不说,各方面质量也不能和新房子相比。这次在老宅“置换”新房后,面积增加了近三分之一,“置换”费用甚至还有2千3百多元的结余。一幢幢雅致的三层小楼在小桥、流水、绿树间错落分布,呈现“白墙、黛瓦、观音兜”的建筑风貌。居民潘丹花说,这样的特色民居,总能让她和朋友们想起了小时候常见的农村房屋。特色民居彻底打破了零散的宅基村落格局,形成了10分钟生活圈。居民们的生活要比在农村方便很多。“走10分钟就能到廊下中学、廊下小学,到镇政府、超市、菜市场也不超过10分钟。”

工程档案
项目名称 | 上海金山廊下特色民居家园规划及建筑设计
地理位置 |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
项目业主 | 金山廊下镇政府
项目功能 | 居住社区
建筑面积 | 约3.5万平方米(含地下)
用地面积 | 约8.67公顷,合约130亩
建筑设计 | LAD上海仑城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
合作单位 |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
设计总监 | 肖志抡
设计时间 | 2015
竣工时间 | 2017
项目摄影 | 仑城摄影部
关于“德国设计奖”
About German Design Award
由德国设计委员会(German Design Council)主办的“德国设计奖”(German Design Award)颁发给勇于创新设计的企业和设计师。1953年,德国设计委员会在德国联邦议会下院的倡议下成立,作为世界上最重要、最专业的设计和建筑中心之一,德国设计委员会是设计师与建筑行业之间的桥梁,通过一项独立的建筑及设计赛事表彰跨学科互动的杰出范例。66年来一直致力于全方位、大设计实践方式其使命在于授予优秀设计奖项,从而提高人居生活品质。“德国设计奖”(German Design Award)必须由德国设计委员会推荐的作品才能获得提名,被提名作品多数都为国际设计大奖获奖作品,又被称为“奖中奖”。

▲ (1953年德国联邦议院签署德国设计委员会成立会议)
